大茴,小茴香,孜然,香菜子,凱莉茴香-如何分辨?各有何作用?如何食用?
你知道八角雖然又名大茴,但跟茴香根本不同科?紅蘿蔔反倒是茴香家族(傘形科)的一員!
想知道?請讓我們看下去。。。。。。。
小茴香為多年生宿根草本,是一棵很高很香的草,大約2米高;線形葉子羽狀分裂,葉子可達到40厘米。夏秋開黃色花,復傘形花序,5-15厘米的傘有20-50朵小花;橢圓形黃綠色果實;種子是米粒形狀,4-9毫米長。

Small Fennel Seed
蒔蘿(學名:Anethum graveolens,英語:dill)又名洋茴香或刁草,是傘形科蒔蘿屬中唯一的一種植物,為一年生草本植物,原生於西亞,後西傳至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各地,現今地中海和東歐為主要的生產地,外形類似茴香,高度約為一至四英呎高,黃色小花呈傘狀分布,葉為針狀分針。
屬芹菜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,地中海、南俄羅斯、伊朗、印度北部一帶是其原產地。植株外型與茴香相似,但茴香氣味較甜,而蒔蘿則有較明顯的辛香味。
食用多用於魚類烹調,用以去除腥味,此外也用於在湯類、泡菜、麵包以及醃製食物等。 其果實和種子,在尚未成熟時採收使用,可以提煉成精油食用,也可以經過晾晒乾燥處理成為香辛料; 其葉子(又稱作蒔蘿草)亦作為香草料,可以新鮮食用,也可以乾燥加工,氣味幽香,常用於魚類烹飪。
Dill
芫荽(學名:Coriandrum sativum),又名胡荽、芫茜、滿天星,俗名又稱香菜、鹽須,一年生草本植物,與芹菜和胡蘿卜同科。在中東、地中海、印度、拉丁美洲、中國和東南亞的烹調中經常出現,亦可作藥用。全株植物皆可食用,但日常一般只吃它的嫩葉和曬乾的種子。
芫荽在中文、英文等各種語言中有很多名字。雖然芫荽籽在歐洲常用,大多數人只在中國菜或墨西哥菜才見到芫荽葉子。因此芫荽的名字「coriander」是用希臘人老普林尼起的coriandrum,字的意思是「像跳蚤的」,因為他覺得芫荽葉子像跳蚤的味道。而芫荽葉子通常叫作中國荷蘭芹或墨西哥荷蘭芹,因為樣子比較像。
芫荽葉子高溫加熱體積會顯著縮小,所以通常不炒或煮,一般是別的湯菜入盤之後,才把切碎的芫荽撒在上面。但也有用芫荽葉子直接爆炒的菜肴,如「芫爆裡脊絲」。而芫荽籽完全相反,晒乾之後,在油裡炸過才易出味。新鮮的芫荽籽也可以用,但是很少見。芫荽籽也用於印度、阿拉伯和衣索比亞的菜肴裡。印度菜肴中大多用磨成粉的芫荽籽。
完整的芫荽籽在密封的瓶子可以存放六個月到一年。磨粉之後很快失去味道,所以還是現用現磨比較好。
芫荽葉子保鮮需入冰箱。防爛有兩種方法:一是包在一張乾毛巾或紙巾,然後外面在包塑料袋;二來把一束葉子像插花一樣插入一杯水。
Coriander
Caraway seed
八角(學名:Illicium verum),又稱茴香、八角茴香、大料和大茴香(在某些地方,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),是八角茴香目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。其同名的乾燥果實是中國菜和東南亞地區烹飪的調味料之一。
因為八角和甘草的甜味接近,可以用來在食物中替代甘草。
Star Anise
孜然(學名:Cuminum cyminum),又名安息茴香或阿拉伯茴香,中文種名孜然芹,「孜然」一詞是來自維吾爾語(維吾爾語:زىرە Zire)。亦有譯作「枯茗」。安息古時是中亞,現屬伊朗一帶。中國的孜然產於新疆、甘肅、內蒙古等地。孜然並不是小茴香。
孜然是除了胡椒以外的世界第二大調味品,不僅歷史悠久,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。它主要用於調味、提取香料等,是燒、烤食品常用的上等佐料,口感風味極為獨特,富有油性,氣味芳香而濃烈。
由於孜然祛除腥膻異味的作用很強,還能解除肉類的油膩,因此常被用在燒烤牛、羊肉中。孜然遇油或經高溫加熱後,香味會越來越濃烈,因此,除了燒烤以外,比較適合煎、炸、炒等烹調方式。在印度,孜然也是配製咖喱粉的主要原料之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